上周,我参加了一场运维数据治理的结项汇报。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了两期。汇报会上大家回顾了这两三年在运维数据治理走过的路。从懵懵懂懂到找到感觉,再到步入正轨,感慨颇多。
是不是很奇怪,我们准备谈CMDB,为什么会从运维数据治理开始?因为从现在开始,我们做产品线的时候,对CMDB做了一次类别上的重新划分。不再把CMDB归入运维类产品线,而是换个维度去看CMDB,将其归入数据治理类。大家可以思考一下:ITSM建设+CMDB建设 Vs 运维数据治理+CMDB建设,哪一个结合更香?
越来越多的IT组织在重建ITSM系统时,往往是把CMDB建设单独看待。这是对的,而且是英明的决定!为什么呢?因为时代变了,形势变了,对ITSM的需求也变了。大家已经不满足于CMDB只为流程服务,只为工单服务。CMDB承担的责任、期望正变得越来越大,越来越超出传统定义的范畴。但ITSM工具的本质没有变,而且也不需要变,那么能变的就只有拿CMDB开刀了!
CMDB我之前说过,这个只是配置管理体系的(CMS)的代名词。配置管理体系虽然相对来说比较庞大,但其管理核心只有一个,即确保运维数据的完整、准确。所有体系的运作都是围绕运维数据展开。比如配置管理流程,收集和使用运维数据;CMDB采集、存储和创建运维数据的拓扑关系;定期审计确保运维数据的账实相符等等。
ITSM建设+CMDB建设是传统运维的思路,寄希望于ITSM产品的重构带来CMDB的重生。运维数据治理+CMDB建设是基于数据运维的思路,希望通过数据运维的方式,以数据治理为手段,先标准化、再场景化、最后工具建模,实现“以数据质量为核心,以场景为导向,以消费为价值”的运维数据治理。
在运维数据治理的大框架下,配置管理体系从属于运维数据管理能力,CMDB从属于运维数据保障能力里的平台能力。这就是我们要对CMDB重新分类的原因。因为我们必须从数据运维的角度重新看待CMDB的现实价值和未来的发展潜力!
以上代表我们运维数据治理产品线对CMDB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