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g_image

自动化运维管理方案 – 任务建模篇

任务建模总览

如果自动化运维管理平台内置标准任务场景无法完全满足您的需求,平台提供了2类任务建模方式,以实现任务场景的按需扩展:

1,原子作业任务建模:原子作业任务建模通过创建单任务场景模板,实现某个特定的自动化作业任务。

2,工作流作业任务建模:工作流作业任务建模通过按流程组装、编排多个任务场景模板,实现更为复杂的自动化任务场景。

 

任务建模能力

原子作业任务建模

原子作业任务通常对应一个特定的自动化作业任务,达成某个可重复执行的标准操作场景,比如为安装和配置特定基础软件、扩容主机磁盘容量等。

用户可在平台的“模型 - 任务建模 - 操作作业”模块中通过配置完成一个原子作业任务模板的设计,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
1,创建1个新的原子作业任务模板;

2,选择原子作业任务模板对应的“编排模板”;“编排模板”代表了该原子任务模板挂载的自动化程序的类型,常见类型分为Playbook、Shell/Python、Ansible API等几种类型;

3,定义该原子作业任务模板的参数;

4,将新建的原子作业任务模板发布到菜单或服务目录中。

工作流作业任务建模

工作流作业任务通常包含一组具有前后执行次序、相互依赖的自动化作业任务的组合,以实现一个更加复杂的工作流程。这其中可能涉及到跨系统交互、环境变更操作、消息通告、CMDB采集等不同类型的操作,需要通过工作流集中管理这些操作的执行次序、触发条件、检查机制。

用户可在平台的“模型 - 任务建模 - 工作流编排”模块中通过配置完成一个工作流作业任务模板的设计,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:

1,提前定义工作流可能包含的原子作业任务模板;

2,创建1个新的工作流作业任务模板;

3,在新建工作流作业任务模板中添加工作流节点,设置工作流节点关联的原子作业任务模板、工作流节点触发条件、工作流节点参数、工作流输出结果变量注册等;

4,调整多个工作流节点之间的前后序关系;

5,将新建的工作流作业任务模板发布到菜单或服务目录中。